查看原文
其他

人类历史首次!神秘的月球背面到底有什么?

新读写 2020-09-09

独具人气的语文杂志

点击标题下方“新读写”关注


2019年1月3日10时26分,“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着陆在月球背面东经177.6度、南纬45.5度附近的预选着陆区,并通过“鹊桥”中继星传回了世界第一张近距离拍摄的月背影像图,揭开了古老月背的神秘面纱。


此次任务实现了人类探测器首次月背软着陆,首次月背与地球的中继通信,开启了人类月球探测新篇章。


      经过约38万公里、26天的漫长飞行,1月3日,嫦娥四号进入距月面15公里的落月准备轨道。


      与六年前那次牵动亿万人神经的“嫦娥三号”月球正面软着陆任务相比,今天成功着陆在月球背面的“嫦娥四号”显得“孤勇”许多。


      六年前的“嫦娥三号”探测器,是在先前“嫦娥二号”探月卫星所获取的超高分辨率图像的引导下迈出了中国人在月球上的第一步,而今日的“嫦娥四号”,则是在没有精确地形成像做参考的情况下,踏出了全人类的在月球背面的第一步


      1月3日上午十点一刻左右,行至月球背面人类“目力不及之地”的“嫦娥四号”,开始自主执行我国第一座深空测控站——佳木斯站为它“精心准备”的预定指令,着陆器上7500N空间变推力发动机开机,以大约每秒钟1.7公里速度环月飞行的“嫦娥四号”在月球背面离月表15km高处的近月点开始实施动力下降。


      5分钟后,着陆器上的降落相机开机,此时,“嫦娥四号”已经可以看见他即将踏足的那片人类未至之地了。

 


随后,“嫦娥四号”通过“鹊桥”中继卫星传回了实时画面。荒凉的月面上,密布的陨石坑,这块地形奇特到充满科幻色彩的土地,反衬出人类探索未知的勇气。


      “嫦娥四号”要着陆的地方,是南极-艾特肯盆地。这个盆地直径约2400公里、形成于月球前酒海纪(39.2亿年前),是太阳系中目前已知的最大的撞击盆地之一,也是月球上最深、最古老的大型撞击盆地。因此,对南极-艾特肯盆地的实地考察,有助于帮助人类加深对南极-艾特肯盆地的形成、月球深处的成分,以及月球地质历史的理解。


      然而,着陆南极-艾特肯盆地艰险异常。尽管鹊桥中继卫星解决了通讯难题,但不同于大片大片被月海玄武岩覆盖的平坦的正面,月球的背面崎岖坎坷,鲜有大片平坦的地方。


      冯·卡门撞击坑中因为有大片被月海玄武岩覆盖的区域,成了月球背面少有的平坦区域。

冯·卡门撞击坑的位置和周围的几个撞击坑,黄色为本次嫦娥4号的着陆点,浅蓝色区域为月海玄武岩填充区域,这些区域非常平坦 | LRO WAC/haibaraemily


      然而,即便找到了平坦的地方,嫦娥4号着陆的难度系数依然非常高,因为冯·卡门撞击坑的直径只有186公里——这意味着嫦娥4号必须落得非常准。一旦偏了一点,就可能落不进平坦的区域,而是撞上崎岖的高山低谷了。



      在6到8公里处,探测器进行快速姿态调整,不断接近月球;在完成光学粗避障之后,离月面仅“一步之遥”的“嫦娥四号”暂缓脚步,悬停在距月面约100米的空中。


      接下来它只有不到30秒的时间,用自身的三维成像敏感器对着陆区进行精障碍检测;选定相对平坦的区域后,开始缓速垂直下降。


      最终,在反推发动机和着陆缓冲机构的“保驾护航”下,一吨多重的探测器成功着陆在月球背面东经177.6度、南纬45.5度附近的预选着陆区。


新华社记者 金立旺 摄


      10点26分,“嫦娥四号”的着陆腿稳稳地“站”上月面,成功软着陆在月球背面的南极-艾特肯盆地冯卡门撞击坑。


      中国的“嫦娥四号”成为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在月球背面成功实施软着陆的人类探测器!


      嫦娥四号着陆区地形起伏达6000米,是太阳系中已知最大的撞击坑之一,被认为对研究月球和太阳系早期历史具有重要价值。  


      探月工程嫦娥四号任务新闻发言人于国斌说,“月球背面是一片难得的宁静之地,屏蔽了来自地球的无线电信号干扰。这次探测可以填补射电天文领域在低频观测段的空白,将为研究恒星起源和星云演化提供重要资料。”


      11时40分,嫦娥四号着陆器获取了月背影像图并传回地面。这是人类探测器首次在月球背面拍摄的图片,第一次揭开古老月背的神秘面纱。


      这是着陆器的降落相机拍的:


      这是着陆器的监视相机C拍摄的着陆点南侧月球背面图像:


月球车将朝这个方向驶向月球表面 | CNSA/CLEP


      据新华社消息,后续,嫦娥四号探测器将通过“鹊桥”中继星的中继通信,开展设备工作模式调整等工作,择机实施着陆器与巡视器分离。

      这些图让很多人兴奋不已:


      人民日报的号外也来了——


      那么问题来了,嫦娥四号对中国探月、乃至整个人类探月,到底有多大意义?


      我们在地球上看到的月球永远是半个月亮,那月球的背面到底有什么?嫦娥四号探测器为什么要在月球背面着陆?“鹊桥”“嫦娥”相继上天,它们又能带来什么样的消息?

      让我们跟着“嫦娥之父”、天体化学与地球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自远,走近神秘的月球背面——


诡异的月球背面究竟是什么样?



      我们在地球上看到的月球永远是半个月亮,哪怕是几亿年以前的恐龙,它们看到的月亮也是这半个月亮,我们从来都看不到那半边。


      经过很多探测,月球的正面和背面,人类都拍了不少精细的图像。

 

左边的图片是月球的正面,就是我们每天看到的月亮,而右面的图片是月亮的另一半,从来都没有人真正见过。

      苏联最早拍到了月球背面的照片,下面这张图这就是1959年他们公布的照片,人类才知道月亮的背面是这个样子,跟我们看到的正面完全不一样。

1959年苏联公布月球背面照片

      我们的“嫦娥一号”也精细地探测到了整个的月球,提供了一张当时最好的月球的地图,正面、背面都看得非常清楚。 

“嫦娥一号”探测到的全月球

      左边是月球的正面,大家能看到有很多块阴影。

      有人说月球上有22个的海洋,其实这是错的。月球上一滴水都没有,这是因为火山喷发,流淌出来的熔岩是黑色的,它填满了39亿年以前在月亮上由于小天体撞击月球砸出来的一个个大盆地,所以月亮上一共有22个所谓的“海洋”,正面占19个,背面基本上都是山地、高原。正面和背面完全不同。 

“嫦娥”做的全月面立体图,右侧是月球正面,左侧是月球背面,正面和背面的地形地貌差异很大。

      “嫦娥二号”飞得比较低,所以它可以做精细探测。“嫦娥二号”发回的影像分辨率达到7米。图的中间是月球的正面,两侧是背面,正面和背面差别很大。

“嫦娥二号”拍下的月球图

月球背面是不是外星人造的?

      据说月球背面有外星人,有很多人说咱们中国人干嘛要到月球背面去惹祸呢?别人都不敢去。这些到底是真是假呢?


  • 美军轰炸机被外星人劫持到月球背面?假的


      美国最有名的一个杂志叫《世界新闻周刊》,1988年4月5日登载了一张照片。在二战时期,美国轰炸机群经过百慕大上空时,有一架轰炸机不知去向。后来传说它被外星人劫持,被放在月球背面的一个坑里头。


《世界新闻周刊》刊登的照片

      这是月球背面一个很有名的坑,它有93公里的直径,照片上的飞机起码有50公里长,飞机翅膀展开的宽度起码有50到60公里宽,人能造那么大的飞机吗?这是不可能的。

  • 外星人在月球背面有秘密工厂?假的

      网友们给我们发了许多照片,比如右边的图,网友说是外星人在月球上巡查,背后就是外星人的秘密武器制造工厂。其实这个人是“阿波罗16号”的宇航员杜克,鞋印都是完全一样的,右边的照片完全是伪造的。

  • 月球上有金字塔?假的

      有人说月球上有金字塔,其实是把埃及金字塔的照片贴上去的。

 

  • 月球上有巨石阵?假的


      有人说月球上有巨石阵,其实是把英国的巨石阵照片合成到了月球照片上。


  • 外星人照片?假的

      还有人说,这是外星人的照片。我量了一下,这个外星人的高度起码有50米,哪有那么高的人?这全是假的。

      我觉得月球背面没有任何外星人活动的迹象。月球是一个严酷的世界,白天100多度,晚上零下180度,温差可以达到300度,没有任何丝毫的空气,月球的环境太严酷了,人是不能居住的。

我们为什么要在月球背面落月?


      我们的着陆器和月球车将要降落在月面背面的巨大的艾肯盆地上,这里面有很多新的科学信息。



  • 月球背面可以接收来自宇宙早期的许多信息

      在月球背面是一种长波无线电最干净的环境,因为我们在地球和月球正面上有一段无线电是绝对收不到的,包括太阳的某一部分爆发,包括宇宙的各种信息等。这是为什么呢?   

      我们地球有一个电离层,全部干扰来自地球之外的长波无线电信息都测不到,月球正面也被地球的电离层干扰,也测不到。最好的选择就在月球背面,它非常干净,所有的杂音都被月球正面挡住了,所以它是一个最好的环境,是科学家梦寐以求的地方,它可以清晰地收到来自宇宙早期的很多信息。 

      我们既可以去,也可以落,还可以安全回来,我们中国的航天员一定能够到达月球,我们甚至要建立月球基地,这是我们明年要完成的任务。

  • 中国人要飞得更远 

      后年,我们中国将去探测我们的邻居——火星。我们将要探测火星上究竟有没有生命?我们能不能改造火星,把火星变成第二个人类的栖息地?

      我们要探测小行星,要规范和规避小行星撞我们地球,确保地球人类的安全。

      我们还要探测太阳系最大的行星——木星,科学家期待可能会在木卫二的海底能找到生命。

      我们飞到木星大概要7年,我们要在第一个15年飞到最遥远的海王星,进行行星际穿越探测。

      过了2021年,我们中国要飞得更远,要实施整个太阳系的探测。我们要探测太阳系的某些天体上究竟还有没有生命,太阳系到底是怎么起源的,太阳系有些天体有哪些资源,能不能被人类所利用?我们能不能找到第二个栖息地,让地球上的人类大量的移民过去?


      我们中国有能力飞得更远,我们中国也应该飞得更远



更多写作指导、热门时文、写作素材、读书方法、学生佳作……尽在《新读写》杂志!

投稿邮箱:xinduxie211@163.com。


新读写微信相关文章



长按二维码  关注新读写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